缸边财话——储局收水举步维艰

  联储局公开市场委员会上周结束货币政策会议,会后联储局主席鲍威尔表示,随著经济从新冠疫情影响中迅速复苏而且通胀升温,联储局官员讨论缩减购债计划问题,并暗示联储局预计将于2023年底前加息,这番表态相当于向市场宣告,联储局基调转向紧缩。
  尽管联储局在这次政策会议上没有调整关键利率,却微调联邦基金利率区间,将超额准备金利率从0.10%上调至0.15%,并将隔夜逆回购利率从零上调至0.05%,这个小举动引发资本市场骚动,股市更应声急挫,令鲍威尔不得不在国会听证会上发言降温,正正反映在华尔街财阀压迫下,已令联储局的紧缩政策举步维艰。
美国通胀急速升温
  据最新数据显示,美国5月进口商品成本上升,推动美国通胀创逾10年来最大涨幅,当月进口价格指数上涨1.1%,来自国外的石油、汽车和卡车、消费品及工业用品价格均呈上升趋势。
  联储局预计今年美国通胀率将达3.4%,高于3月预测的2.4%。美国银行界分析认为,油价明年可能飙升至每桶100美元,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布拉德甚至表示,通胀势头会比预期强烈,2022年就可能加息。
  这种高失业率和高通胀引发的冲击通常被称为滞胀,美联储6月政策会议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作出紧缩的决策,鲍威尔十分肯定表示,「需求变化幅度可能大而快,各种制约因素会继续限制供应调整步伐,这令通胀率很有可能比我们目前预期的更高而且更久」 ,联储局货币政策要转向紧缩消息一传出,高度紧张的美国资本市场就立刻切换成「震动模式」 。
  同时穆迪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亦提出警告,美股可能出现10%至20%回调,鉴于市场估值整体偏高,股市在下跌后大概率不会迅速复苏,可能要花费一年时间才能恢复平衡。这令人担心情况会如1937年,联储局认为当时的美国经济已经走出大萧条困境,于是启动加息,却导致美国经济迅速重回困境,最终依靠二战期间的再通胀才缓过气来。
黄惠德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