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儿 - 双向奔赴成大势 延长通关旺经济 | 社论

  深港跨境旅游渐见成两地市民的日常活动,本港于8月10日更录得134万总出入境人次,创历史纪录,莲塘/香园围口岸为内地旅行团过关首选,但该口岸客流设计容量渐见饱和,故在高峰时段的等候时间相对较长。疫后跨境人流数字不断创新高,既是交通基建便利所致,亦反映港深市民的生活和消费模式有变。

  即使北上潮对本港零售和餐饮等行业产生冲击,但可能是各行业适应问题,其实有危就有机。今年上半年有多达1780万内地旅客曾经访港,数字按年增加一成,只是过去旺丁又旺财的格局有变,内地旅客不再偏重消费奢侈品,而是变为个人追求特别的体验,例如短暂来港往红馆看演唱会,又或者去启德看球赛,甚至郊野深度游等,如同港人下班到深圳吃饭的「北上生活圈」,内地居民南下亦算是一小时生活圈。因此,未来旅游业或不需再强调过夜旅客的附加增值,反而要适应「以量取胜」的新出行习性。

  要吸纳最多内地居民来港,就须提升各口岸的承载力。目前港深只有落马洲/皇岗口岸和港珠澳大桥提供24小时清关服务,但若深圳湾和香园围都能延长开放时间,则能使贯穿新界西部、中部和东部三方,都有各自的24小时生活圈,刺激两地经济。在双向奔赴的大势下,所有行业都要变通适应,以创意服务和产品吸客,提供所需体验,才能迎合时势,获取商机。

辛正儿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