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长期留家工作恐拖慢经济
特区政府近日出新招,以突袭式封区「清零」。虽然创出了新猷,但每日感染数字仍然持续在四、五十宗,而且不明源头个案占比仍高,有商界坦言,这种日子不知还要挨到甚么时候,随着当局宣布限聚等措施延伸至农历年后,又一个消费旺季告终,当局实在需要从各方各面研究怎样为经济「吊盐水」。
审批迟有连锁反应
在这个环境下,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就《财政预算案》咨询,征求好桥。有商界人士坦言,过去两年政府入不敷支,特别是去年大手派钱后财赤已超过三千亿元,再在《预算案》要求派钱都知希望不大,能够做到精准支援大概已经不错。
除了派钱外,商界最重要还是有生意可做,有一件事不知是否财爷范围或力所能及,就是关于公务员的上班安排,因为自从疫情爆发后,每当疫情严峻,政府就会宣布公务员留家工作。第四波疫情迟迟未见回落,很多私人企业都要员工上班保持运作,但公务员大致上就一直维持在家工作。
公务员留家工作初时影响还不大,但这次因为时间长,影响就逐渐浮现。由于很多政府部门都是负责审批项目,公务员留家工作,似乎很多事情的进度都拖慢了,要做的一些项目若然拿到牌照或批准,就未必能按原先时间表进行,结果就产生连锁效应,故此就算一些本土需求或经济活动,都拖慢了未能进行。
研方案增工作效益
遇到这个情况,不少商界人士就提出,政府是否可以研究怎样提高防疫期间政府的效率呢?譬如留家工作安排,是否需要长期维持抑或可以采取较有弹性的处理呢?又或者,对留家工作的要求有较清楚的完成指标呢?
政府支出是社会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当本地人流近乎中断,公营活动占比就相应增加,当公务员留家工作时,整个部门完成的工作量需要完成多少?有没有硬指标?有不满的商界人士甚至觉得薪高粮准的高官可能没有感受到年关逼近的压力,这种声音部分或缘于没有听过政府如何处理各种程序受影响的方案,现在也不知有没有人尝试去提出一些做法,或向公众解释一下。
商界人士坦言,政府如何尽量维持运作,以至避免出现拖慢经济运转,当中多少是财爷可以解决不得而知,反正涉及的部门可能相当之多。如果这方面可以提升的话,产生的连锁经济效应,可能不会比派几十亿钱逊色。
半停摆恐仍要维持
春节快到,代表本港抗疫已经接近一年,原先很多商界没有想过半停摆会维持这样长的时间。当见到本港的疫苗注射暂时还没有很清晰的路线图,本港可能仍有一段时间要面对病毒传播的威胁,争取政府加快运作,就变成提振经济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齐秀峰
架势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