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杰 - 美国工人 | 油尖多士
美国最新民调显示:8成的美国人欢迎制造业回流,相信美国会因此变好。但只有25%的美国人同意去工厂工作对自己是一件好事,73%的人不同意,目前在工厂工作的人只有2%。
特朗普发起的经济和社会革命,旨在要恢复美国的制造业,尤其是汽车、半导体、机械、生物制药等,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当然也欢迎轻工业制造,譬如家庭用品制造,然而在今日全球化的市场里,美国的好市多、沃尔玛的货架上,找得到几个美国的家电品牌?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美国的制造业便开始向国外迁移,进入全球供应链依赖时期,2000至2010年间,服装、纺织、家居等行业的就业职位大幅减少75%,服装业更达84%。
天真的美国人今日发现,在美国买一条100美元的瑜伽裤,在中国的网店里只卖几十元人民币,而惊呼「巨大的差额」去了哪里?答案就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里,至于为甚么美国商家多年来不顾人权、道义,在第三世界建设「血汗工厂」,从来不在本土开厂?答案就是这样的民调结果。
因为从差利卓别灵的时代开始,工厂等同资本剥削的观念深入人心,工厂的流水作业,甚至是军事化管理,一直被批评是使人沦为机器的罪恶之源。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的教育界长期左倾,向年轻人灌输社会马克思主义,而大学学位又像钞票一样滥发,人人都相信自己将来是高薪白领人才,手捧星巴克咖啡,西装革履出入写字楼云石大堂,从80年代的美国电影「朝九晚五」、「打工女郎」到千禧世代的「穿Prada的恶魔」,描绘的都是光鲜亮丽的职场形象,没有人贷款几万美元读大学,是为了毕业后当一个制造工人。
制造业回流对美国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今日的美国人,一点也没有吸引力,因为他们不相信,美国贵为全球创造力之龙头,自己居然搭不上这架云霄飞车,而是进工厂,重新像祖父辈那样过活。
前新闻工作者
多媒体社会评论人
陶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