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君 - 政府瘦身部门有责 | 中环High Tea

  政府财困,预计有逾千亿元的赤字,开源节流是必需的。在任何一个私人机构,若经济不景,收入减少,节流必然是第一个手段。

  如何节流?减省不必要的人手,不减薪也至少要冻薪,削减年终花红,也是变相减薪。减薪之余,还要从工序入手,削肥膏,即是不应或不需要做的工序,可减则减,可削则削。不必要的支出项目,也要删除,以求能够尽量做好成本控制,令机构这一盘生意能够可以继续营运。

  上述种种手段,在任何一个私人机构工作的人都耳熟能详。但在公营机构、在政府部门、在政府资助机构工作的人,明白吗?懂得面对吗?

  打从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披露本财政年度财赤会高达逾1000亿元后,政府内部、政界、以及其他社会领袖、评论者的反应不一,部分政界人士和意见领袖对削赤的第一个反应审慎,没有大力要求政府正视财赤,然而当舆论开始炒热公务员减薪、冻薪,政府要加强力度减赤等等议题后、政界声音也跟着舆论的风向走。

  近日,不同政党提出了政府要大幅度削经常开支,例如是每年每个部门节流百分之4至5的经常开支,政界这些要求其实绝不过分。要做好成本控制,在私人机构的瘦身幅度又岂止是减百分之4至5的经常性开支,由1成以至2成的减幅绝对是基本瘦身标准。

  昨天,财库局局长许正宇回应立法会质询时说,会要求各部门审视资源分配,他说:「在2024/25年度《财政预算案》内,我们已经提出实施一套全面财政整合计划,通过控制开支增长,增加收入和发行政府债券,逐步收窄财政赤字,力求在数年内让政府回复收支平衡。」

  许正宇昨天说的是控制开支增长,此举未触及削减开支,是刻意廻避了这个问题?政府部门在下财政年度要削减百分之5的开支有几难?绝对不难!若各部门能够全面一点查找有哪些浪费和不必要的支出,相信已经能轻易达标了。

  过去2个财政年度,政府只要求部门压缩经常性开支百分之1,完全是有等于无的要求。政府部门若对财赤压力视为公家事、不是部门事,不主动积极减赤,立法会议员绝对有责任要向政府严正地提出瘦身要求,百分之5的减幅是最低标准,政府部门若不能够、不愿意达标,特首、财爷不能心软、草草了事。

  那些说削支会影响公务员士气,继而会影响所有打工仔士气的说话,绝对是废话。公务员不能与市民共渡时艰,才是真正影响市民士气的原因。

  政府瘦身,所有部门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香港财政挑战逼在眉睫,特区政府的中央核心若不能展示控制成本的决心,必会自招麻烦、自吃苦果。

黄丽君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