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中国「见顶论」鼓吹者应感羞耻 | 巴士的点评

  新年到来后,去年的经济数据陆续出笼,中国经济的整体表现令唱衰者大跌眼镜。

  其中一个提出这个问题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前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罗思义。他说,中国2024年前3季度GDP同比增长4.8%。唯一的疑问是第4季数字出炉后,中国全年GDP增速是会达到5%还是略低于5%。不过不管结果如何,中国2024年GDP增速将远远高于美国。美国第3季GDP年增2.7%,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按前3季数据预测,美国全年GDP增速将为2.8%。

  罗思义说,那样问题就来了,在2024年报道「中国见顶论」的西方记者,到底是有意或无意的骗子,还是纯粹为了宣传而沦为「标题党」?不管如何,他们都应该为自己感到羞愧。

  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和低通胀有关,刚公布的2024年中国全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上涨0.2%,和对上一年的涨幅持平。另外观察企业所有工业产品出厂价格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2024年下降2.2%,降幅较对上一年收窄0.8个百分点。内地可以说是处于通缩的边缘,CPI不高一方面显示消费市场仍然疲软,但另一方面,低CPI亦显示居民生活的压力不大。

  相对地看美国的通胀,美国仍未公布全年数字,但是11月的CPI同比上升2.7%。不要忘记美国在2021和2022年经历超高的通胀浪潮,在2022年7月美国的通胀升上9.1%的高峰,现在通胀虽然回落,但上升了的物价仍在高位没有回落。去年11月美国大选期间,香港媒体到当地采访的时候,美国人就抱怨过去4年1包糖的价钱变了3倍,他们的生活艰难。虽然美国的高通胀令经济热度持续,看似经济韧性很强,但是人民生活的痛感亦同样地强。中国的低通胀对经济有压抑作用,但是以生活成本而言,中国人显然享受低物价的好处。

  特朗普行将上台,外界关心他会和中国大打贸易战,最近很多朋友都和我谈起一个问题,问中国是否能「顶得顺」。我说以中国的经济实力,不会顶不顺。特朗普的贸易战打得越响,中国回应的力度就越大。其中一个手段就是放松银根支撑经济。人民银行早已说过,会择机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降低利息。要择的时机当然是特朗普上台之后、向中国进攻之时。其实人民银行工具箱里还有大量工具可用,当然最强劲的工具就是量化宽松,大量印钞放水支撑经济。

  美国在2008年的金融海啸后,已经完全示范了天量的量化宽松,这亦令美国国债从2008年10万亿美元,升至现在36万亿美元的关键原因。很多人说美国创新能力很强,美国自己印钱买回自己发的国债,美国在印钱放水的创新能力,的确是非常之强。

  有美国这个样办在前,中国在有必要时亦可以大量量宽。天量放水的最大的敌人是通胀,因为如果大放水的时候遇上高通胀,通胀会全面失控。为了控制通胀,只能停止放水,这是一个两难题。但如今中国只有0.2%的通胀,担心的是通缩,必要时有巨大的放水空间。

  结论是不要受美国的宣传干扰,觉得国家的经济很弱,觉得中国面对美国贸易战撑不下去,觉得香港经济亦会崩溃。阿爷正在全方位部署,拉好架式,全面迎战特朗普上台带来的冲击。阿爷过去不放水,是「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
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