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儿 - 民调满意政府工作 致力拼经济拼民生 | 社论

  民调如一面镜子,反映市民的所思所想。行政长官李家超上任近两年,星岛新闻集团日前完成「市民对特区政府满意度」问卷调查,受访人数11,892,比起一般媒体或机构的问卷调查、普遍基数在1000以下,反应可说非常踊跃。受访者中,满意今届政府和李家超整体工作表现的比率,分别高达66%和68%,较去年本集团同类调查的57.6%和58.7%还要高,彰显执政团队的工作见效,令香港起了积极、正面的变化,并且获得主流民意的认可,实属难能可贵。

  近年香港走过跌宕起伏的路途,先有大规模街头骚乱,后来了一场世纪疫情,令香港经济陷入底沉局面。新一届政府履新后,表现有担当,执行力强,不少问题,都迎刃而解,包括成功举行重塑区议会后第一场全港性选举、将反中乱港分子排除出地区治理架构之外,今年初又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配合《香港国安法》,筑牢国家安全城墙,让香港回到稳定、安全的局面。

  星岛新闻集团民调亦问到市民认为今届政府哪方面施政表现需要改善?排首位是经济占16.4%;其次民生占15.4%;之后顺序是医疗、土地房屋及教育等。当下特区政府致力「抢企业」、「抢人才」、招商引资,以至推动创新科技发展,增加盛事来吸引旅客回归等工作,现在有民意的鞭策,相关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加力推动。最近香港在国际竞争力排名榜回升至第五位,显见政府的努力初见成效,但不能自满,还须努力,寻求开拓更多的机遇。

  改善民生方面,房屋问题是重中之重,本届政府正多管齐下,将公屋轮候时间下调至4.5年,首批简约公屋日前开始接受申请,受到基层市民欢迎,彰显官员高效的执行力。至于医疗、教育等问题,存在相当复杂性,并非一时三刻可以解决,但有民意的诉求,给政府明确方向,发力改进,才能满足民意需求,让市民获取更大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辛正儿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