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辩论抗疫策略 不如坚决谷针 - 李一飘
全球陷入新冠肺炎疫情逾两年,欧美与内地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愈见明显,近日香港有多名传染病学者开始质疑「清零」策略,引起公众议论,但香港从来是一个务实的社会,不论采取何种抵抗病毒的策略,先决条件是有高的疫苗接种率,在未足够达至群体免疫屏障之前,争议策略,往往会沦为意识形态之争,对实际抗疫,毫无好处。
随著变种病毒Omicron导致重症比率或致死比率,均较第一代Covid和其后的变种Delta为低,加上西方国家疫苗接种率高,相关国家和人民开始放宽社交距离限制,民间甚至不戴口罩,更视Omicron为另一种伤风感冒,各国政府也纷纷恢复通关,与跟随内地推行「动态清零」的香港,形成很大的反差,加上世衞近日对疫情减退的乐观言论,本地部份学者和医生也附和,令部份市民开始思考,本港是否有条件转为奉行「与病毒共存」政策。
大家不要忘记,欧美多国所走的路,曾出现高感染率和众多死亡个案,才经过广泛接种疫苗,付出代价不少。反观香港,由于推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得宜,避免了大流行和高死亡率,抗疫至此,如果不想付出西方的代价,就要持之以恒,努力遏止疫情爆发,保障广大市民的生命安全,但Omicron传染力强,令人防不胜防,为今之计,是公众醒觉,加快打针,尤其是低接种率的长者,才有条件走出疫情的困扰。
李一飘
随著变种病毒Omicron导致重症比率或致死比率,均较第一代Covid和其后的变种Delta为低,加上西方国家疫苗接种率高,相关国家和人民开始放宽社交距离限制,民间甚至不戴口罩,更视Omicron为另一种伤风感冒,各国政府也纷纷恢复通关,与跟随内地推行「动态清零」的香港,形成很大的反差,加上世衞近日对疫情减退的乐观言论,本地部份学者和医生也附和,令部份市民开始思考,本港是否有条件转为奉行「与病毒共存」政策。
大家不要忘记,欧美多国所走的路,曾出现高感染率和众多死亡个案,才经过广泛接种疫苗,付出代价不少。反观香港,由于推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得宜,避免了大流行和高死亡率,抗疫至此,如果不想付出西方的代价,就要持之以恒,努力遏止疫情爆发,保障广大市民的生命安全,但Omicron传染力强,令人防不胜防,为今之计,是公众醒觉,加快打针,尤其是低接种率的长者,才有条件走出疫情的困扰。
李一飘
最Hit
繁忙时间港铁车厢必现「集体行为」!?车长开咪仍无效阻止 网民怒批:可唔可以俾返少少公德心
2025-11-11 09:00 HKT
「5亿驸马」视帝断崖式暴瘦 街头被偶遇惨变皮包骨 面颊凹陷颧骨凸出惹忧心
2025-11-11 09:00 HKT
观塘夜市开锣!一连17日免费入场 设30美食摊位 台湾夜市摊贩参展 必试铁板鱿鱼/大肠包小肠(附地址/开放时间)
2025-11-11 15:28 HKT
健康PRO|成人奶粉变健康陷阱 专家教你点拣真健康奶粉
2025-11-11 16:42 HKT
连锁酒楼周末大排长龙!盅头饭/点心特价$9.8起 网民大赞:平过去茶记食个通粉
2025-11-11 17:24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