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商界先通关 跨境团聚不能少

  内地和香港的新冠疫情持续平稳,两地通关的商讨,快将有结果。特首林郑月娥透露,港府会制定优先群组,并透露通关之初,以商务人士为主,若届时名额少,商务人士要「自己争取」。此说法反映各界期望以久的通关,起初重于实务需要,以协助商界人士跨界处理积压的事务为主,让商界早日回复正常运作,为振兴经济作出贡献,从而惠及社会各层面。这个务实思维,有其理性和实效,但两地不少亲人在疫下分隔多时,他们的探亲需要,也不能忽视。
  变种病毒的威胁挥之不去,即使两地通关,首重防疫,故初期每天名额不会太多。有消息指约一千个,几可肯定供不应求,尤其不少跨境家庭,亲人过去两年分隔两地,无法见面,成为两地的民生问题,出现一些感人的社会现象,例如有分隔两地的夫妇或情侣,约定时间在深圳河两岸对望,亦有跨境司机北上运货南下,路过内地家门也不能进入,只透过手机沟通,更有在港亲人无法回内地探望年迈的父母……这些家庭团聚的需要,也要得到充份照顾。
  如何协助两地人们团聚的人道需要?港府既要提出制度上的保障,须定出每天名额,并视乎需要,作灵活调配,还须设审核机制,由专人评审一些极为紧急的个案,如跨境探望病危亲人,实际情况五花八门,但也要认真处理,不要令通关安排变成不近人情。
李一飘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