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High Tea——搞人气当管治的世代已告终

  香港的政治领袖很特别,从政府高官,到行政会议、立法会、区议会议员,都钟情搞人气。今晚食乜餸、上星期去过那里旅游打卡、阿仔阿女甚至宠物有甚么趣怪事、在立法会请记者饮豆浆、食蛋糕等等,都是他们搞人气的手段。他们做政治领袖,花边新闻有时多过严肃题材,这是过去的常态,但面向未来,以此心态从政,还有前景、还有未来?
  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最近出席《香港国安法》实施一周年的讲座,详列了中央对香港未来施政的要求和期望。他的发言超过一万字。他提出的中央要求很明确,就是管治者要善于为民众办实事,且每年要办几件实事;换言之,管治者不是要搞花边、追求虚无缥缈的人气,而是要接地气、急市民所急!在北京的心目中,管治者不但是特区政府管治团队中的各级官员,各级议员,特别是行政和立法两会的议员,是有权有责的机构的成员,也是管治者。对于夏宝龙的万言传话,今天仍在管治架构中做事的人,听得明白、听得清楚吗?
  做几件实事,就不是如西方政客般,去锡锡婴孩,与记者打成一片,饮茶灌水,在镜头前讲潮流、潮兴的人与事,是要做急市民所急的实事。实事是甚么呢?当然不是跟着娱乐新闻与大众去追星、畅谈哪个人气偶像最爆红,而是解决今天市民生活遇到的每一个难题。
  地贵、楼贵、租贵是香港人生活之首难,住屋贵,物价自然也贵,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恶性循环便不断轮回,在这个社会状况下,基层以致中产家庭,谈何可以安居乐业?怎会对那些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的从政者有好感、有支持?面对香港今天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管治者要卷起手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坐言起行,解决「屋愈住愈贵、愈住愈细、愈住愈逼」的深层次问题。过去二十多年,地产商操控市场,营运指标只有楼价永远向上的方向。民生艰苦,不靠他们从手指鏠漏出的一、二个亿元扶贫捐助可以掩饰得到。我们的管治者,包括官员、议员,看得到这个社会惨像吗?有感同身受吗?还是仍然活在火星中细数自己的人气报道?
  搞人气当管治的世代已经告终了。香港需要真正的领袖,是「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领袖,不是只要威威水水,靓靓仔仔,靓靓女女,只「识吹水、识投机、识卸膊」的庸碌之辈。北京对香港一而再放话,即是说这是中央对香港管治者最后的通牒。谁不能认清目标,身体力行去做几件实事,无论个人或政党,相信都要有退下来的心理准备了!
黄丽君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