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缺實驗猴試藥 與藥企爆「搶猴大戰」
更新時間:21:31 2021-03-24 HKT
發佈時間:15:00 2021-03-24 HKT
發佈時間:15:00 2021-03-24 HKT


中國去年1月頒布《關於禁止野生動物交易的公吿》,要求各地飼養野生動物場所實施隔離,嚴禁野生動物對外擴散和轉運販賣,而受這項政策最大影響是千里之外的美國。原因是美國醫藥公司的臨牀研究對實驗猴需求極大,當局卻從來沒有建立養殖場,其中一個原因是公眾雖然渴望更多治療疾病的藥物,卻同時要求使用更少實驗動物,因此養殖區隨時成為動物保護主義組織的攻擊目標。
而另一個原因是實驗猴的本土飼養費用十分昂貴,一隻標準實驗猴售價6000美元,從外國入口只要1500美元。資料顯示,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簡稱NIH)每年為動物實驗支出的預算約為120億美元,而每一間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基本開支約5億,但實驗猴只佔0.5%,預算有限,科研人員只能選擇價錢平宜的「入口貨」。

但有當地病毒學家表示猴子生理上很多方面與人不同,意味着在猴子實驗中發現的結果,可能不適用於人類,反而誤導研究人員,浪費寶貴的時間和金錢。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去年就曾被誤導,認為羥氯喹是治療新冠肺炎神藥,後來證明全無效果,原因是最初的研究該藥對感染病毒猴子有效,其後發現是因為猴子體內有一種特定的酶,通過它發生作用,但人類基本上缺乏這種酶。科學家們認為,倉鼠等動物會更加合適研究新冠病毒,原因是感染新冠肺炎的倉鼠會嗜睡和呼吸急促,與人類相似,而特朗普年前染上新冠肺炎後服用的類固醇藥物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就是利用倉鼠做實驗時獲取的資料。
美國曾專門舉辦研討會討論建立「猴子戰略儲備」,以便應對不可預測的傳染病爆發但仍未能付諸實施。當地科學界要求政府必須立即建立猴子庫存。美國國家生物學研究協會主席Matthew R. Bailey表示,他準備向拜登政府提出猴子短缺的問題,否則要為沒有足夠實驗用猴承擔責任。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