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不完的愛︱東江縱隊歷史

更新時間:08:00 2025-03-08 HKT
發佈時間:08:00 2025-03-08 HKT

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資助新界青聯發展基金會主辦的「港」不完的愛 — 青年正向思維計劃,以國家安全和愛國愛港的傳承為主軸,讓青年透過參加昔日東江縱隊和香港警察的各項活動,幫助香港青年培育正確價值觀,加強國民身分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一起說好香港故事。

以下是參與青年在活動後所撰寫的感受:

在中國抗日戰爭的歷程中,廣東地區的東江縱隊以其英勇事蹟成為民族抵抗精神的重要象徵。成立於1943年的東江縱隊,由廣東、香港的抗日力量組成,致力於對抗日本侵略,保護家園與人民。

隨著1937年全面抗戰的爆發,廣東地區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許多城市淪陷。為了守護家園,當地抗日力量逐漸集結,最終在1943年成立了東江縱隊,是一支由青年、學生和退伍軍人組成的地方武裝力量。

作為游擊隊,東江縱隊採用靈活多變的戰術,充分利用熟悉的地形,進行夜間突襲,攻擊敵軍的補給線和據點,成功削弱了敵軍的實力。這些行動不僅有效打擊了敵人,也激勵了更多的民眾參與抗日。

東江縱隊也承擔著保護平民的重任。他們冒著生命危險,秘密解救被捕的同胞,為身陷困境的平民提供庇護。這樣的奉獻精神在抗戰期間尤為可貴。

在東江縱隊的運作中,交通員被視為無名英雄。他們由遊擊隊的親屬組成,大多為小朋友,也稱為小鬼。就例如《克爾日記》,講述一個英國飛行員被日軍襲擊降落到觀音山,而被一個小男孩交通員發現,見到飛行員穿着盟軍的衣服,就帶他去草叢入面躲起來,再傳達訊息通知游擊隊幫助這個飛行員,最終帶他成功離開香港。

東江縱隊的英勇事蹟見證了中國人民抵抗外來侵略的決心與勇氣。他們的愛國精神和無私奉獻,值得我們永遠懷念。今天,我們要珍惜和平,以這段歷史為力量,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撰文﹕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夏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