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女祈祈獲內地捐心續命 爸爸:感謝讓奇蹟發生
發佈時間:03:00 2025-02-18 HKT

8個月大女嬰祈祈患心臟衰竭,求心續命近5個月,終獲內地跨境器官捐贈。祈祈前晚在香港兒童醫院成功完成心臟移植手術,目前在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兒童醫院行政總監李子良形容祈祈「好叻女」,手術效果良好,會繼續提供合適治療。醫管局表示,遺心由在內地進行獲取手術至運抵兒童醫院,歷時2小時18分鐘,過程獲18個內地部門及本港多個部門協助。祈祈父親張先生以「奇蹟」形容今次手術,稱感謝所有提供協助的部門及人士,以及在艱辛時刻仍選擇幫助有需要人士的捐贈者家屬,「這份愛及祝福,會成為令祈祈可以繼續堅持,更堅強地康復的力量」。
跨境運港歷2小時18分鐘
醫管局昨日召開記者會,指祈祈去年9月26日列入本港心臟器官移植輪候名冊首位,並於去年10月10日經中央即國家衞健委批准納入「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COTRS)第二層分配等待名單,如當內地有合適器官時,會優先給予內地病人,若內地未有合適對象,就與名單等待者配對。至本月15日,醫管局接獲內地通知有合適祈祈的心臟,經中央批准,由港澳辦、國家衞健委等18個內地部門合作,遺心前日下午運抵兒童醫院,醫療團隊隨即為祈祈進行心臟移植,手術歷時約6.5小時,順利在前晚9時前完成。
兒童醫院心胸外科顧問醫生任力恒表示,祈祈輪候期間病情反覆,曾需人工心肺及雙心室輔助器維生,直言「等了這手術很久」。他指,今次手術是祈祈第3次開胸手術,預計有一定程度的黏連需拆除,加上她安裝了雙心室輔助器,都增加舊心移除難度及時間,幸而新心臟移植後運作良好,順利恢復供血,各器官功能仍在監察,團隊會繼續密切監察情況。
醫衞局:探索將機制恆常化
這是繼2022年女嬰芷希成功接受內地心臟捐獻後,第2宗跨境器官捐贈案例。政府正推動器官移植互助機制恆常化,被問到兩地在兩次跨境器官捐贈中已建立緊密合作,是否仍需建立恆常機制?醫衞局表示,本港與內地有關緊急請求器官移植的渠道和流程已理順和規範化,本次跨境器官捐贈個案會為政府繼續探索將機制恆常化工作提供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