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潔首次香港個展「糖不甩 Childtopia」 一封黏在港人心上的情書

更新時間:16:55 2025-11-12 HKT
發佈時間:16:55 2025-11-12 HKT

「無價的童真是初心,也是一片內心深處的淨土,我想把一份童真般真摯的愛送給香港。」金馬影后李心潔首次在港舉辦個人藝術展「糖不甩 Childtopia」,由即日起至11月30日於13a New Street Art Gallery展出。20多幅全新的圓形畫作,將菠蘿包、薑汁撞奶、碗仔翅等傳統港式地道小食化為童趣臉譜,搭配李心潔與外婆的福建話故事,以及兒子的粵語童謠及畫作,構成一封寫給香港的溫暖情書。

李心潔香港首次個人藝術展 一封致港人的溫暖情書

這次畫展的出現,源於李心潔對香港的深厚情感,如同她在寫給香港的信件中提到:「2001至2007年,我在香港居住。這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和深刻的一段旅程。」初來乍到,李心潔坦言需時適應香港的節奏,「香港是我去過節奏最快的地方,無論走路、做事、說話。」但漸漸融入後,她隨即愛上香港的韌性與活力,「無論生活有多少壓力,香港人都有很強的生存力。」這段時光猶如李心潔的一場人生華彩樂章,嫁給香港人、拍攝多部香港電影、在香港結交無數摯友,甚至取得香港身份證,成為名副其實的「香港人」。

歲月和疫情拉遠了距離,但卻從未淡化回憶。在完成畫作的當下,李心潔的第一個心願便是「帶著作品回香港分享」,正如她在信件中提到:「我想把一份童真般真摯的愛送給香港。」她希望帶給港人一個紀念,讓觀眾去瞭解到,「人的生命裏面,經歷的事情都是你人生中重要的軌跡。」

「糖不甩」:黏在心上的童真

展覽名稱「糖不甩」,由李心潔親自命名,她憶起2001年初到香港時,經常光顧「糖朝」甜品店,最後必點一碗「糖不甩」,「圓形糯米球像我畫裡的白底圓臉;黏着甩不掉的糖粉,就像永駐心中的童真。我希望傳遞小朋友的童真,以及長大成人之後如何保持自己內心的童真。」英文名「Childtopia」則把「Child」與「Utopia」結合,意味在成人的喧囂世界裏,為每個人保留一塊童心烏托邦。

畫作以孩童臉譜為主角,融入香港經典街頭小食元素,如雞蛋仔、糯米糍、缽仔糕等,象徵甜食帶來的無限喜悅,「小朋友喜歡吃甜食,大人吃甜食時也會露出童真笑容。」甜品如童真,不分年齡,即使長大成人也可守護內心那份純淨。這次系列的畫作全都使用圓形畫布,李心潔解釋指是象徵華人文化中的「圓滿」與「團圓」,「圓形代表圓滿,假如長大後可以保護內心的童心,對我來說就是人生的一種圓滿。」

生命的底色:從畫布到人生

畫作背後,還蘊含著李心潔的童年經歷及珍貴回憶:《缽仔糕》中含著奶嘴的嬰兒,其實是她與丈夫幫助兒子戒奶嘴的趣事;《白糖糕》畫化作魚兒的孩童,腦海浮現的是兒時在河邊自由奔跑、捉魚爬樹的回憶。她希望觀眾可以發揮想象力,「以單純的心去感受」,聯想起生命中的重要軌跡,喚醒「以前的自己」,亦提醒大人讓孩子自由探索這個世界,「不要用大人的角度去限制他們。」

展覽除了「糖不甩」系列作品,還有4幅從台北個展《不止於靜 Beyond Silence》移展來港的大型作品,亦有3件與家族相關的裝置及作品。其中一件擺放在進門當眼處的,是李心潔以外婆親手縫製的碎花衣改製而成的非賣品畫作,「這幅畫會在我每一個畫展中展出 ,它帶著我的精神和愛。」李心潔的繪畫起點,源於外婆的離世,當時二十多歲的她在面對摯愛的永別,不知如何抒發悲傷,便執起畫筆,在畫布中畫下想念。「外婆是我生命畫布上的底色,遇到錯誤,想起外婆的辛苦,我的就不算什麼。」外婆無條件的愛,讓李心潔在面對人生風浪時,總有力量挺過去,「小時候感受過愛的孩子,長大就能面對一切。」她感慨,並期盼這份愛能療癒當今社會。

與自己對話:超越語言和文字

「畫畫是與自己很私密的對話,我很喜歡一些超越語言和文字的創作空間,我覺得畫畫給了我這個空間。」李心潔描述,繪畫時的靈感是從「心裡自然流出來」,沒有阻滯,純靠直覺,讓她放空過度用腦的日常生活,找回踏實的感覺。畫畫以外,她也會輔以禪修靜坐,「以靜制動」面對外在的世界,「內心安定時,外在不會影響到我,反覆為靜,就能轉化負面情緒。」李心潔以「糖不甩 Childtopia」向港人寄出一封黏在心上的情書,邀請眾人踏入這塊烏托邦之境,找回內心永甩不掉的童真。

李心潔首個香港個展 「糖不甩 Childtopia」

  • 日期:11月7日 至 11月30日(每週三至週日)
  • 時間:下午12時 至 晚上7時
  • 地址:上環新街13A號 13A New Street Art Gallery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