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門 - 家居機器人 | 慢活時代

  人工智能及機器人,是兩個大國正在激烈競逐的科技領域。機器人早已在工業製造的過程、網上客戶服務等場景廣泛應用,但最教普羅大眾期待的,是能幫手打理家務、照顧老人小孩的機器人。最近有科企在美國推出了一款聲稱能做家務的人形機器人,有個名字叫NEO,但有人試用過,發覺它的功能真的不怎麼樣。從報道所見,它的行動十分緩慢,要它倒杯水從廚房拿到客廳竟然要4分鐘、要它敲碎一顆合桃也弄得一團糟,花$20000美元買這樣一個「阻手阻腳」的機器人,你願意嗎?

  現時的科技雖仍有不足,我深信一個可以完全取代真人的家務機器人早晚會面世。但想深一層,那又不一定是好事,因為甚麼都不做,人只會越來越懶惰、四肢退化、完全失去自理能力。隨着現代人老齡化,能照顧長者和病人的機器人有其必要,但勞動人口裏很大一批人便會失去工作,因為無論社會怎進步,總會有一些技術程度較低,較適合做一些勞力工作的人,他們也需要就業。而且機器人無論如何能幹聰明,始終是部冷冰冰、硬繃繃的機器,不能完全替代一個有感知有感情的人;它的「感情」興許可以很豐富,但我們知道那只是由人工智能生成出來,沒有人的溫度。

  所以我希望將來的家居機器人,應該只是家居服務業者(尤其是照顧者)的一個助手,集中處理一些體力要求較高的工作,所以不需要設計成「人形」。打理家務或照顧一眾「老、少、殘、病」,還是人類較適合。

前資深公務員
現任時事評論員
音樂人
楊立門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