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報道

高小組4強出爐 7月決戰爭冠

 

本頁圖片/檔案 - 5由《星島日報》主辦、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語常會)贊助的「第三屆全港華文雙語菁英問答比賽」正式展開。經過首輪網上問答比賽後,高小組獲得最高分之16支隊伍晉級初賽,並於3月29日順利進行初賽,最終九龍塘學校(小學部)、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及浸信會呂明才小學成功晉級4強,並將於7月總決賽爭奪冠軍寶座。

 

九龍塘學校(小學部)首次參賽即晉級

參賽同學要在限時內完成必答題(共10題)和搶答題(共30題)兩個部分。在第一場賽事中,4間學校在必答題環節表現不過不失,以丹拿山循道學校答對6題稍為佔優。各校在廣東話轉書面語的問題上失準較多,而錯別字題目也讓不少校隊失分。進入搶答題環節,4校得分差距明顯,路德會聖馬太學校和丹拿山循道學校競爭尤為激烈,惟因九龍塘學校(小學部)初段已連續搶答多題,及至中段時已取得330分,勝券在握。

本頁圖片/檔案 - IMG_1845

第一場: 九龍塘學校(小學部)以330分勝出

 

九龍塘學校(小學部)的3位隊員為比賽準備近一個月,感受到付出的回報。隊長孫林曦以普通話為母語,本身喜愛閱讀,認為比賽能證明自己實力。隊員許詩涵對古詩文有興趣,希望展現所學知識,而鄭達欣則喜歡閱讀小說,讚賞比賽氣氛刺激。

 

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 爭取蟬聯

第二場賽事中,4隊得分差異頗大,尤其在必答題環節中,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成功答對8題,遙遙領先。然而,進入搶答題環節形勢即逆轉,兩屆冠軍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急起直追,最終成功搶答11題,答對9題,以430高分勝出。

 

本頁圖片/檔案 - IMG_1873

第二場: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以430分勝出

 

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隊長洪景舜已連續兩屆參賽,能夠再次出線感意外和驚喜,亦對蟬聯充滿信心。莫子妤表示,由於並肩參賽的師兄師姐已畢業,這次參賽讓她尤其緊張,也特別努力準備,爭取出線。馮一軒在練習時會默寫常見錯別字,以提高書寫題的準確率。

 

浸信會呂明才小學 冀為校爭光

聖博德天主教小學(蒲崗村道)在必答題中先拔頭籌,成功答對7題稍微領先。進入搶答環節後,浸信會呂明才小學展現強勁攻勢,積極搶答由頭帶到尾,最終成功搶答5題。

本頁圖片/檔案 - photo_6323223451183201335_y

第三場:浸信會呂明才小學以320分勝出

 

浸信會呂明才小學3位隊員對首次參賽表示緊張。隊長吳洛慈希望晉級總決賽為學校爭光,所以賽前不斷溫習資料。他們均認為,普通話拼音題目較容易,會與同學反覆練習,以確保熟悉內容。隊長續指,團隊分工明確,其中2位隊員較擅長普通話,另一位則專責廣東話部分。他們認為參賽對學習有幫助,因為晉身總決賽後將獲頒獎狀,對未來選校有幫助。

 

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 成得分王

德萃小學及中西區聖安多尼學校在必答題環節中未能好好把握時間,以至未能及時回答第8至第10題。進入搶答環節,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全力搶攻,全程均奮力搶答,最終以460分高分勝出,成為本回合得分最高的校隊。綜觀全場,同學普遍於書寫題和成語題中失分。

本頁圖片/檔案 - IMG_1958

第四場: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 以460分勝出

 

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3位隊員對得分感滿意,認為自己充分發揮。這是他們第2次參賽,隊長胡千慧指賽前會分工合作,分配溫習,並結合各人的知識。他們均對中國歷史和文化感興趣,希望藉比賽提高自信心,並學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對總決賽爭取佳績也充滿信心。

 

詳細報導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