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基金研究指公院半數入院個案可避免 楊永強倡重點發展基層醫療
更新時間:19:30 2018-11-30 HKT
發佈時間:19:22 2018-11-30 HKT
發佈時間:19:22 2018-11-30 HKT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以人為本 縱橫整合」報告,指出本港醫療體系未能切合廿一世紀需要。現時公立醫院負荷過重,診症輪候時間進一步增加。報告指出,現時公立醫院有一半的入院個案均可避免,但因為本港基層醫療發展緩慢,故病人仍然到醫院求醫。
協助撰寫報告的前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楊永強估計,在基層醫療發展投於1元,可省掉整體醫療開支8元,認為應更重點發展基層醫療。他補充,面對人口老化問題,非傳染病的長期病患漸多,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病等,但也屬可預防病症。
具體做法方面,楊永強認為要改革醫療券。他指,現時的醫療券以治療為主,但沒有預防元素,認為政府應教導長者使用醫療券作身體檢查,有效留意身體變化;至於基層醫療醫生人手,楊永強指,全港一半醫生沒有專科,他們適合協助照顧非傳染病長期病患者,但現時政府欠缺培訓課程,建議政府加強跟私家醫生協作照顧社區。
不過,要保持公眾健康,楊永強指,始終是市民個人決定,醫護人員僅能提供意見推動市民健康,但若大眾不跟從也難以達成。他表示,全球有一成五病人無依照醫生建議食服用藥物,醫護人員也難以控制。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同場致辭時指,留意到香港醫療體系面對威脅,故今年的《施政報告》其中有2400多字回應相關訴求,明白本港基層醫療發展已遲起步30年,但政府仍然會響應世界衛生組織的宗旨,「健康是一項基本人權」。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