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首奪冠軍,陳彥行(右二)獲頒「最佳辯論員」獎項。 |
 |
李兆忠中學英文組奪冠 英文組總決賽辯題為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should withdraw the "spicy" property market measures,結果由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奪得冠軍。 |
「星島全港校際辯論比賽」是學界一年一度的盛事,今屆中文組參賽隊伍共有一百四十隊,英文組有五十六隊。中文組首輪初賽於去年十一月展開,經過七輪淘汰賽後,五月九日於伊利沙伯體育館進行總決賽。兩校動員近千名師生團到場支持,場面熱鬧。
評判團陣容鼎盛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擔任主禮嘉賓,中文組評判團包括《星島日報》行政總裁及總編輯黎廷瑤、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委員鄧卓莊、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中文辯論隊首席顧問蕭少滔、立法會議員莫乃光及香港總商會總裁袁莎妮,陣容鼎盛。
中文組總決賽辯題為「港府應以港鐵股息補貼公共交通票價」,由正方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對反方協恩中學。雙方開辯闡述立場時均同意公共交通票價高昂,分歧在於解決方案。
激辯港鐵票價補貼問題
正方主辯黃曉瑩指港府是港鐵最大股東,佔七成六股份,每年從市民荷包中賺取龐大股息利潤,以去年而言,股息收入達四十六億元。基於履行政府責任和善用公帑原則,港府應以港鐵股息補貼公共交通票價或提供票價優惠,紓緩市民負擔。
反方主辯何雅盈駁斥對手無針對問題根源,造成港鐵壟斷市場和票價過高,乃因當初港府政策失當,讓港鐵上市牟利及放棄票價審批權。即使以股息補貼票價,港府依然沒票價控制權,且做法猶如助紂為虐,用市民資源補貼港鐵利潤,存在利益輸送,又不合乎公義。反方建議採用其他更合適方案,如港府收回港鐵票價審批權、限制利潤,甚至全面回購等。
正方第一副辯林穎晞質疑對手全面回購之說,反問凡票價貴就要回購,「這麼是否都要購入巴士和小巴?」作結時又以押韻句重申論點:「補貼市民用股息,升斗市民均得益。」
巧用港鐵站名形容對手
反方第一副辯葉寧思批評對手犯上兩個錯誤前設:一、理所當然以為港府應負上最大責任,但其實港鐵不是一般私營公司,而是受優惠政策保護的壟斷企業,故港府應負的是管制責任,港鐵則應減少利潤;二、以為只有補貼方案可解決問題,其實有其他方法,如限制港鐵的利潤比率、發行債券集資回購港鐵等。
正方第二副辯陳彥行以港鐵站名「堅尼地城」和「牛頭角」形容對手立場「非常離地」和「鑽牛角尖」,完全忽視現況。她質疑對手揚言港府有管制責任,卻沒交代如何管制,並反問對手如管制港鐵不准加價,能否獲得股東支持。「對手鑽牛角尖,諗埋一邊!票價貴就要買,是否新巴、城巴和小巴都要全部購入?」
她又幽評判一默,指在座評判有校長、總裁、總編輯、議員、銀行家,理應知道社會上成功人士當有能力時,便去幫助有需要的人,更何況作為政府。其後,她善用大會派發的星島學生報《S-file通識大全》,即場引用一篇關於社企的文章借題發揮:「作為社企除了服務市民,更需要為公義發聲。反方開出準則是為公義發聲,但實際並非為公義發聲!」語畢,獲得台下觀眾一陣熱烈掌聲。
陳彥行膺「最佳辯論員」
自由辯論環節後,形勢出現顯著變化。反方被對手不斷追問回購港鐵和其他交通工具的可行性及細節,可惜回應上顯得乏力。由於反方用盡發言時間,令正方可在餘下一分半鐘不受干擾發言。正方第二副辯陳彥行發言梳理論點,她淡定和有條不紊的演說,不但帶領隊伍奪得總冠軍,個人亦獲頒「最佳辯論員」獎項。
評判讚雙方辯論技巧出色
鄧卓莊:語文運用良好
 |
 |
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委員鄧卓莊(左)上台接受紀念品。 |
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委員鄧卓莊表示,正方成功之處是語文運用良好、節奏與表達配合。正方用了押韻句令人聽得舒服,加上用港鐵站名形容對手,貼切之餘又不粗俗,達到生動和有趣效果。雖然正方的詞鋒不算鋒利,但正因如此予人舒服感覺,成為她們的優勢。正方的語言節奏與表達配合,可用不慍不火形容她們的整體表現。反方開辯時運用傳統的四字詞語如「追本溯源、利益輸送、合乎公義」等,句句有力,可惜點字雖多,但其後開拓不夠細密和飽滿。
蕭少滔:辯員口才了得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中文辯論隊首席顧問蕭少滔表示,能躋身總決賽的兩隊辯員均是口才了得,但辯論比賽不僅重視口才,最重要還是學術內容和邏輯。若要表現更突出,須在內容的闊度及深度多下工夫,內容應有論據支持,否則只會予人「三幅被」之感。反方在開段時得分稍高,可惜過分自信,對己方提出的方案欠周詳準備,以致被對手追問時回應乏力。進入自由辯論環節,雙方距離明顯拉開,因反方未能好好運用發言時間,令正方可用盡餘下一分半鐘發言。直至結辯,正方的總結也較全面和深入。
袁莎妮:理據表達清晰
香港總商會總裁袁莎妮表示,正方取勝之處是淡定和有條理地表達理據。在開辯時,她覺得反方的表現理想,但過程中形勢不斷變化,正方主動抓緊對手理據上的弱點而加以放大,結果令反方處於被動位置。而且正方在表達理據時清晰和有條理,表現甚為淡定,論風度是正方佔優。反方的語速偏快,太快不一定有作用,反而會影響表達的效果,值得留意。
莫乃光:臨場表現良好
立法會議員莫乃光表示,以中學生程度而言,雙方的辯論技巧質素高,臨場信心表現良好,若能在掌握政策內容更加深入則更理想。在賽事中,反方不斷被對手追問為何只討論補貼港鐵,卻不談其他交通工具,其實反方可回應指若補貼其他交通工具或會出現不公平情況,可惜反方沒有正面回應,反映她們準備上有不足。他鼓勵雙方辯員吸取經驗,在未來有更好發揮。
黎廷瑤:策略聰明致勝
《星島日報》行政總裁及總編輯黎廷瑤表示,反方開辯時陳述觀點清晰,能找到辯題的中心「為何不應使用公帑補貼」,但正方策略上聰明,成功抓住對方的提議而不斷逼問其做法,又質疑對手不現實。其實反方曾提及一旦用公帑補貼票價,或會出現如書簿津貼般令書商年年加價,可惜只輕輕帶過,並無進擊。若以擂台對戰比喻賽事,反方在開辯時的論點有力,惟中段一直處於捱打,被正方主導了賽事。即使其後結辯做得不錯,卻無法扭轉形勢。
林鄭月娥勉學生以理服人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見圖)致辭時表示,學生通過參與辯論活動,不但能鍛煉個人的思辯能力,同時有助提升在資料搜集、思考組織、協作和溝通技巧。在辯論過程中,同學須全面了解辯題、分析資料、判斷真偽和辨識觀點,然後作出合理和敏捷的判斷,精闢流暢地表明立場和闡述理據。
她勉勵同學除了要以理服人,亦要懂得尊重別人,在雄辯滔滔之餘不要失去風度,這才是成熟辯論員的表現,也是社會對於莘莘學子的期盼。
她又指出,辯論比賽和現實中的政治辯論有兩大分別,一是在辯論比賽中,正反雙方必須分出勝負,但在現實政治中,她時常都希望通過大家愈辯愈明,各自的理據可以為社會找出一些雙贏方案;二是在辯論比賽中,雙方為立場而戰而必會反駁對手,但在現實的政治辯論中,她期望無論是官員或議員都要多聆聽、多包容,或許可因此改變自己原有的立場。
冠軍:真誠與蛻變成長
「以理服人,不枉此行。」這是教練一年前對我們的期許。很高興,我們達到了。星島冠軍,對師姐而言是圓夢,對隊伍而言是歷史,對學校而言是榮譽。很慶幸,我們這代能滿足了這三個願望,創下傳奇。然而對我們六人而言,冠軍意味着成長。
第一種成長是心態上的蛻變。上智辯途,崎嶇積年,問題核心在於缺乏對自身信心。後來我們希望可以突破樽頸,許下承諾,天天進行訓練。稿件寫不好,我們重寫。練習自由辯論,我們嘗試拿回主導權。
台上、台下各三位辯員,雖然有着不同崗位和使命,即使當中難免會跌倒,但每一個克服困難的瞬間,至今仍歷歷在目。
第二種成長是真誠。對於中辯,有的為訓練談吐,有的為豐富履歷,有的為勝利,不排除我們曾為上述目的在中辯幹拼。
但經過星島數役,我們確信只是因為很純粹喜歡這裏而奮鬥。我們六人與兩位教練因辯論而走在一起,由最初的隊員,變成了戰友,變成了家人,是生命中不能缺少的一群。我們曾準備二十多份駁稿,毅然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模擬辯論。對辯員來說,只有真誠,才會相信自己的說話。
很感謝兩位教練,每天不辭勞苦訓練我們,勉勵我們。感謝師姐師妹老師,你們的支持是我們的定心丸,是我們最強的後盾。
撰文: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
中文辯論隊隊長陳彥行
亞軍:重整旗鼓再爭佳績
時光荏苒,不知不覺我們經過七場比賽,踏上伊利沙伯體育館的舞台。對,是伊館,那眾多辯論員夢寐以求的台板。
在預備決賽過程中,我們不敢怠慢,把握時間搜集與辯題相關的資料、建構強而有力的主綫、反覆練習短兵相接的自由辯論、不斷思索更銳利的反駁⋯⋯
雖然過程十分艱辛,甚至有辯員在比賽前一天發燒,但為了上演一場最精采的決賽,這些時間和努力也是值得的。過程中,尤其感謝教練、老師和師姐們的幫助,使我們於內容組織和辯論技巧上能更上一層樓。
如今決賽已經結束,兵家勝敗亦塵埃落定。縱然賽果未如理想,但過程中的收穫絕對是難能可貴。
「吾誌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吸取這次經驗後,我們定會好好檢討不足的地方,重整旗鼓,在往後的比賽中爭取更佳的成績,希望能再次踏上決賽台板。
撰文:協恩中學中文辯論隊
星島第三十一屆全港校際辯論比賽得獎名單 |
中文組 |
冠軍: |
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 |
亞軍: |
協恩中學 |
季軍: |
拔萃男書院、陳瑞祺(喇沙)書院 |
總決賽最佳辯論員 |
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第二副辯陳彥行 |
最佳辯題獎 |
皇仁書院: 港府奉行之「審慎理財」原則有助本港面對未來挑戰 |
最佳進步獎 |
路德會協同中學 |
英文組 |
冠軍: |
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 |
亞軍: |
保良局顏寶鈴書院 |
季軍: |
瑪利曼中學、聖保羅男女中學 |
總決賽最佳辯論員 |
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主辯 Chris Ho |
最佳辯題獎 |
五旬節林漢光中學: The live-in rule for domestic helpers in Hong Kong does more harm than good |
最佳進步獎 |
可風中學(嗇色園主辦)、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民生書院、嘉諾撒聖瑪利書院、聖羅撒書院 |
|
中文組 亞軍及季軍得主
|
 |
亞軍協恩中學。 |
|
 |
季軍拔萃男書院。 |
|
 |
季軍陳瑞祺(喇沙)書院。 |
|
英文組 亞軍及季軍得主
|
 |
亞軍保良局顏寶鈴書院。 |
|
 |
季軍聖保羅男女中學。 |
|
 |
季軍瑪利曼中學。 |
|
 |
中文組評判鄧卓莊(左起)、袁莎妮、黎廷瑤、莫乃光及蕭少滔。
|
|